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8.6%,全年杠杆率或“前高后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近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宏观杠杆率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再度攀升,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升幅最大,再次超过历史高点。报告分析认为,一季度宏观杠杆率超预期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名义GDP增速较低,同比仅增长了5.0%,而货币和债务的增速并不算高,分别仅增长了12.7%和10.1%。在一般价格水平增速偏低的环境下,需要更高的实际经济增长才能降低宏观杠杆率的增速。从全社会债务水平来看,其增长较为克制。而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要求政府部门扩大财政赤字,更为主动地加杠杆。因此,全社会债务的增速很难在短期内有所下降,通过提高债务拉动消费和投资是当前逆周期调节所必须的手段。
根据测算,2023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8.6个百分点,从2022年末的273.2%上升至281.8%。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了1.4个百分点,从2022年末的61.9%升至63.3%;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6.1个百分点,从2022年末的160.9%上升至167.0%;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幅度最小,上升了1.1个百分点,从2022年末的50.4%增长至51.5%。
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走势整体呈现出“前高后稳”的态势,大部分涨幅都是在上半年完成的。报告判断,这一特征在2023年仍将持续。如果全年经济增速达到4.5%,GDP缩减指数达到2%,预计全年宏观杠杆率将提升8个百分点左右;一季度已经上升了8.6个百分点;二季度可能继续有所上升,杠杆率提高2-3个百分点;下半年的宏观杠杆率将有所下降。如果实际GDP增速低于4.5%,或者价格水平在全年仍保持较慢的增长,GDP缩减指数低于2%,则全年杠杆率的上升幅度或将达到10个百分点左右。
(相关资料图)
名义GDP增速放缓仍是推升宏观杠杆率主因
推动宏观杠杆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仍在于经济增长的放缓。报告解释,一季度实际GDP增速为4.5%,相比上一年有所恢复,GDP环比折年增速也达到了9.1%,相比上个季度有较大幅度的复苏。但名义GDP增速却持续走低,一季度名义GDP同比仅增长了5.0%,远小于同期的货币和债务增速。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了12.7%,全社会总债务同比增长了10.1%。债务增速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名义经济增速仅为5%,导致宏观杠杆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对比过去几年中国的债务和经济增长表现,大部分时间里债务增速都要高于名义经济增速,这也是我国宏观杠杆率长期保持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报告称,在过去几年中,债务增长速度基本稳定在10-15%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是10%多一点,只在2020年疫情期间最高达到13%的水平。可以说,在货币政策立场和宏观调控力度方面,我们都较为谨慎,债务增速从2010年之前超过20%的水平回落至当前的10%,体现了防风险方面的政策权重。但经济增长则受到短期周期性冲击以及长期不断下台阶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宏观杠杆率仍不可避免地有所上升。
对于名义GDP增速走低的原因,报告还认为,一般价格水平的下行也是导致名义增速不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受基期因素的影响,大宗商品在2022年之前经历了一番较大幅度的上涨,之后便是稳定或下行的趋势,带动PPI指数的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仍在于需求端,供给侧的生产能力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甚至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生产能力还有所改善,但需求较为低迷,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导致价格水平很难上涨,CPI指数回落。
“有效需求不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未来中国宏观杠杆率走势的关键。”报告称,有利的一面在于,在较为稳定的物价水平下,货币和财政当局都有着更大的操作空间,不必担心释放流动性过大而对物价产生较大影响,也不必担心公共投资通过价格机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再次超过历史高点
从杠杆率结构上看,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幅度最大的部门仍然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其次是居民部门,政府部门上升最小。但仅从债务增速来看,仍然是政府部门债务的同比增速最高,达到13.7%,政府债务的增速与去年相比基本稳定。居民部门的债务增长有所恢复,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非金融企业的债务增长恢复到10.3%的水平,体现了信贷整体放松的环境,旨在帮助企业克服资金约束,通过加大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分部门看,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自2021年四季度跌到了154.1%的谷底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有所提升,且在今年一季度增幅最大。目前企业杠杆率已经超过了2020年二季度末的高点,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报告表示,银行流动性宽松是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的主因,但企业杠杆率的上升并没有有效转化为投资,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
自2020年三季度开始,居民部门杠杆率始终在62%的水平上下波动,直到今年一季度,居民杠杆率再次有了一定的涨幅。报告表示,居民杠杆率的上升主要是消费性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所带动的,在信用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居民加杠杆的意愿也有所上升,未来居民部门杠杆率仍将继续上升。
“根据我们的估算,一季度居民住房贷款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2%,消费性贷款(除住房外)的增速有所回升,达到8.8%,经营性贷款同比增速提高至18.8%,带动了居民杠杆率的上升。个人经营性贷款仍然是居民部门加杠杆的主要方式。”报告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居民超额储蓄的话题,报告表达了不同观点。报告解释,一季度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0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1%,人均收入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一致。居民人均消费达到6738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消费增长快于收入增长。由此估算出的居民储蓄率基本稳定在38%的水平,居民储蓄率相比去年同期基本保持稳定,并没有发生较为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居民部门也没有呈现出“超额储蓄”的特征,用“超额储蓄”来解释居民存款上升并不恰当。
“有一类解释是将居民存款上升解释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变化(“理财转移”)的影响。但2022年银行理财仅下降1.35万亿元,而信托资产、公募基金份额、股票等金融资产仍是上升的,这也无法解释居民存款的大幅度上升。“报告称,我们推测,可能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一部分隐藏的国民收入并没有被统计部门捕捉到,这部分收入应主要体现在富人群体中,在2022年之后有所增加。
建议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政府部门杠杆率从2022年末的50.4%上升至51.5%,增加了1.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维持在2022年末的21.4%,保持稳定;地方政府杠杆率从2022年末的29.0%升至30.1%,增加了1.1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今年的财政力度与去年基本持平,虽然从提前批额度上可以看出财政当局希望提前发力,但一季度债务增长态势与去年一致,提前批的完成率并不高。
报告表示,全社会债务的增速很难在短期内有所下降,通过提高债务拉动消费和投资是当前逆周期调节所必须的手段,建议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具体来说,建议在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要求下,重塑央行资产负债表,加大国债在央行总资产中的占比,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占比,财政当局可突破3%的赤字率限制,同时降低地方专项债占比,发行更多的国债和地方一般债。通过政府主动加杠杆的方式为经济复苏提供较强的动力,提升增长预期,激发和撬动民营投资和市场内生动力。
标签:
推荐文章
- 深圳2021年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6530套 获得督查激励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撤除离厦通道查验点
-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创1966年以来最高纪录
- 杭州“十一”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
资讯
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8.6%,全年杠杆率或“前高后稳”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上升8.6%,全年杠杆率或“前高后稳”
- 环球简讯:北京海淀区叶酸领取发放地址及咨询电话汇总
- 微信怎么建立群聊让别人加入_微信怎么建立群聊 观天下
- 2023年南京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入口_天天热推荐
- 【全球快播报】农业农村部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肥料标准审查会
- 340MW!中广核4个风电项目机组采购招标
- 国际乒联公布最新排名,国乒五项排名世界第一-环球快播报
- 22000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_2200
- 世界消息!火车票中途下车可退吗_火车票中途下车可以退差价吗今日更新
- 【环球时快讯】2023祝同学高考顺利的金句 高考鼓励的话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