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 “黔景”无限好
央广网贵阳7月7日消息(记者栾小琳 任振国)如果要赋予贵州一种色彩,绿色无疑是最好的答案。这里绿带环绕,森林围城;这里山城交融,城在林中;这里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这里的人们以青山为邻,以绿水为伴,共享生态和发展两大红利。
(资料图)
贵阳市南明河甲秀楼段,水清岸绿风景如画(央广网记者 任振国 摄)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贵州,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坚持做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乌江流域铁腕治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绿变富的精彩蝶变。
在贵阳市花溪区,孩子们在清澈见底的小溪边玩耍(央广网记者 栾小琳 摄)
今天的贵州,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以“绿”为谋
下好生态修复“一盘棋”
山地和丘陵占贵州国土面积的90%以上。据统计,贵州全省共有125.8万个山头,从它们看贵州,“山地公园省”的称号名副其实。
被称为“地球独生子”的黔金丝猴,仅栖息在武陵山脉主峰的梵净山中。仲夏时节,猴儿们在茂密高大的乔木林中自由穿梭,觅食嬉戏。
可爱的黔金丝猴正在玩耍中(央广网发 李鹤 摄)
今年以来,地处梵净山西麓的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紫薇镇核桃塆,陆续完成了最后一批生态廊道树木的种植。植绿添新绿,将进一步拓展黔金丝猴生存活动的家园。建设这条生态廊道,也是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梵净山所处的印江、松桃和江口三县目前均启动了生态廊道建设,“黔金丝猴生活区域内遍布高大乔木,而我们所在的区域植被比较单一,严重遏制着黔金丝猴的活动空间。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种植供它们栖息和捕食的武当玉兰、风杨、四照花等植被,将从根本上优化林分结构,更好地保护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武陵山生态保护修复印江县技术负责人余金华说。
梵净山的绝美景色令人感叹(央广网发 李鹤 摄)
当下,贵州正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武陵山模式,武陵山区涉及的各生态修复子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完成后,区域森林覆盖率将提升至63%,土壤流失量年均可减少30万吨;废弃矿山修复率达100%;中度以上石漠化治理率达15.49%;耕地质量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贵州对全省生态修复工作进行“一盘棋”综合规划,计划2021年至2035年,分步骤有序实施武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程、黔中城镇生态修复和国土整治重点工程等“十大生态修复工程”,围绕修复高原生态屏障、保障流域生态廊道、提升城镇生态品质、维护生物多样性四大任务,构建全省生态修复新格局。
经济见“绿”
低碳发展持续获益
2009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首次亮相,并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
“每公里出行成本不到3毛钱,实在太节能了!”去年6月30日,全球首款甲醇混合动力轿车——吉利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在贵阳上市,市民王先生在现场看后,当即决定购买一辆,“开这辆车,每年可以省下几千元油费不说,还能节能减排,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漂亮!”
贵州吉利汽车总装车间(央广网发 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供图)
作为清洁能源汽车,该车型实现了40%节能率,百公里醇耗低至9.2L(相当于汽油车百公里油耗3L),每行驶1万公里可减碳约0.8吨,相当于为地球增添40平方米森林。
近年来,贵州一直走在绿色能源变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是全国最早一批甲醇汽车试点地区。省会城市贵阳更是建立起完善的甲醇生产、甲醇燃料调配、甲醇燃料基础设施、甲醇发动机和甲醇汽车生产制造、市场应用推广的甲醇生态产业链,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贵阳模式”。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吉利汽车生产线(央广网发 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广甲醇汽车17000辆,全省投入运营甲醇燃料加注站超过60座,年消耗甲醇约25万吨,替代汽油约15万吨。贵阳甲醇出租车投运量居全球第一,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加注站数量全国第一,成为全球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市场化推广最成功、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的城市。
吉利新能源只是贵州探索绿色能源变革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奇瑞万达和玖行能源等企业的相继落户,贵州正沿着自己修建的 “碳”索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蝶变跃升。
为“绿”加持
创新立法“有保障”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也是贵州境内的第一大河,因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曾被当地一些群众称为“污江”。
乌江清,贵州兴!近年来,贵州打出系列治污组合拳,先后在赤水河、乌江流域实施了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清水江、红枫湖、赤水河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在全省七大流域实施了河长制。
乌江流域金沙段的三丈水森林公园风景美如画(央广网发 吴艳禹 摄)
乌江治理是贵州铁腕治污的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从2014年起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了“硬杠杠”。其中包括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成立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专门机构,集中管辖和处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案件。
今年3月1日,《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正式开始实施,从明确规定各部门、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乌江保护中的职责,到明确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从依法加强乌江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应急处置……每条都力求真管用、可执行,切实为推进乌江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黔西市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央广网发 史开心 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贵州牢牢抓住责任追究,为领导干部戴上环保“紧箍咒”,给生态执法“镶牙”,将“生态问责”融入绿水青山之中。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发 贵阳市林业局供图)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今之贵州,山河成片,“黔景”无限好,以“生态文明”建设看贵州“高颜值”,既有与生俱来的“天然绿”,更有久久为功的“保护色”,新征程上,多彩贵州向“绿”而行。
标签:
推荐文章
- 深圳2021年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6530套 获得督查激励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厦门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撤除离厦通道查验点
-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创1966年以来最高纪录
- 杭州“十一”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